智化科技
体验产品

第四代 EGFR 抑制剂合成路线开发

2025-09-18
奥希替尼耐药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治疗中的关键挑战,尤其是针对 EGFR C797S 三重突变,目前尚无获批药物。近期,一项发表于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》的研究报道了一类新型奥希替尼衍生物,其中候选化合物 D51 表现出卓越的抑制活性和高选择性:对 L858R/T790M/C797S 突变体的 IC50 低至 14 nM,对野生型 EGFR 选择性超过 500 倍,展现出良好的成药前景 [1]。


基于大数据挖掘与深度学习模型,ChemAIRS 成功抓取并分析了 D51 的文献合成路线,并在此基础上智能生成了两条新颖、高效的合成路线。
 
文献路线

通过起始原料吲哚硝基衍生物与 N,N-二甲胺基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得到 3a,再经硝基还原反应转化为胺 4a。另一方面,乙基磺酰氯与取代吲哚衍生物反应生成中间体 4b,4a 与 4b 经 SNAr 取代反应得到目标产物。该路线未提供关键中间体 1b 的合成方法。


路线一

 
中间体 7a 的合成与原文献一致。7b 的合成以 2,6-二溴取代嘧啶衍生物为起点,先与吲哚硼酸酯衍生物发生偶联反应,再经乙基磺酰氯磺酰化,最后通过 SNAr 取代获得目标产物。该路线与原研策略高度相似,但对关键中间体 7b 提供了完整且合理的合成路线。


路线二

从简单原料邻碘苯胺出发,依次经磺酰化、Sonogashira 偶联和分子内关环反应构建吲哚衍生物,再通过 C-H 活化引入硼酸酯官能团。同时,以原料 1a 为基础,经取代反应、硝基还原、与 2,4-二氯取代嘧啶的 SNAr 反应及芳构化氧化,制得中间体 9b。最后通过硼酸酯与取代嘧啶的 Suzuki-Miyaura 偶联反应得到目标产物。该路线展示了逆合成分析模块从易得原料出发,依据反应逻辑与步骤顺序系统构建目标分子的能力。用户既可通览全路线,也可将中间体设为起始物以缩减步骤、优化项目周期。


综上所述,ChemAIRS 为目标化合物及其类似物的合成提供了创新性的策略与可行方案,有助于加速该类抑制剂的开发与优化。

参考文献:
Dong H, Ye X, Zhu Y, et al. Discovery of potent and wild-type-sparing fourth-generation EGFR inhibitors for treatment of osimertinib-resistance NSCLC[J].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, 2023, 66(10): 6849-6868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