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00 倍效力跃升!METTL3 抑制剂新突破
N6 - 甲基腺苷(m6A)作为已发现的 160 种 RNA 修饰中最常见的一种,它的调控机制与多种重大疾病密切相关。METTL3/METTL14 蛋白复合物作为 m6A 调控的核心组件,更是成为癌症、2 型糖尿病、病毒感染等疾病治疗的关键靶点,吸引了全球科研团队的关注。
一项基于蛋白质晶体学的药物化学优化研究传来捷报:一款针对 METTL3 的活性化合物(先导化合物 22,UZH2)经结构优化后,效力实现了 1400 倍的提升!在时间分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实验中,其半数抑制浓度(IC50)低至 5 nM。
研究团队在优化过程中充分考量了化合物的理化特性,使 UZH2 具备了优异的药物代谢动力学(ADME)性质。细胞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其潜力:UZH2 能够有效结合 METTL3 靶点,并显著降低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(MOLM-13)和前列腺癌细胞(PC-3)中多聚腺苷酸化 RNA 的 m6A/A 比值,展现出明确的靶点调控活性。
ChemAIRS 解锁三条合成路线
一款潜力药物的落地,离不开高效、可行的合成路线支撑。基于大数据技术,ChemAIRS 成功抓取了该活性化合物的专利文献报道路线,并创新性地设计出三条不同单元结构引入顺序的合成方案。
1. 经典分步,兼顾稳定性与可控性
以中间体 1b 为起始物料,经 Cbz 保护 - 脱 Boc 保护得到中间体 4b,随后与 3b 衍生的中间体 4a 反应生成 5a,再通过羟基氧化得到 8b;同时,6a 与 6b 经缩合、酰胺还原得到 8a,8a 与 8b 通过还原胺化、脱保护、缩合、分子内取代成环等步骤,最终获得目标化合物。该路线遵循经典分步策略,每一步反应可控性强,产物稳定性高。

2. 先构螺环,提高合成可行性
路线二创新采用 “先构建核心骨架,再对接中间体” 的思路:中间体 1a 与 1b 经缩合、脱 Cbz 保护后,直接与 3a 反应得到 4a,经羟基卤代后完成分子内关环,脱保护后再与 8a 进行分子间 C-N 偶联。通过优先构建螺环结构,有效降低了后续反应的空间位阻,显著提升了合成可行性。
3. 简洁高效,缩短研发周期
路线三直接以螺环中间体为起始原料,与溴代芳烃化合物偶联后脱保护,再与 4 - 氯嘧啶衍生物 3a 进行取代反应得到 4a;经氰基还原后,中间体 7a 直接关环得到目标产物。该路线步骤最为简洁,无需复杂的保护 - 脱保护循环,可快速实现目标化合物的合成,大幅缩短研发周期。